中新網南京1月10日電 (記者 申冉)10日,記者從南京市兩會上獲悉,被譽為“一條頤和路,半部民國史”的南京頤和路民國建筑群,即將部分以原貌向公眾開放,從昔日“庭院深深”的“深閨”,融入現代都市生活,規劃成為古都南京充滿民國風情的浪漫旅游線。
10日,南京市長繆瑞林在作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透露,2017年該市將實施頤和路歷史街區等一批歷史文化保護、展示與復興工程。記者從南京市政協委員、規劃局局長葉斌處獲悉,該市今年的主要工程之一就是部分開放頤和路民國建筑群,打造一條南京的“巨鹿路”。
“正如民國建筑群密集的上海巨鹿路街區一樣,南京頤和路也有著獨特的歷史風情,將以巨鹿路為目標進行適度開放和利用?!比~斌介紹,南京是目前國內保存民國時期建筑最為密集的城市之一。據不完全統計,僅頤和路街區的37.8萬平方米區域內,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建筑就有200多幢。在上個世紀30年代,這里曾是政府要員、富商巨賈和社會名流、外交官員居住的聚集地,留下的都是中西式建筑的精品代表,被建筑界稱為“萬國建筑博物館”。
“經過數十年的修繕保護,目前這些建筑群的狀態是比較好的,甚至包括區域內街道本身的寬度和綠化,都完整保留了當年的風貌。但是由于產權復雜,導致真正開放的極為有限?!比~斌告訴記者,今年南京將大幅增加該區域的開放空間?!皩謪^內產權已經屬于地方政府的民國建筑,進行搬遷、騰空?!?/p>
預計到今年年底,將會開放整個200多棟民國建筑中的20%左右?!耙圆黄茐慕謪^原有生態為原則,保留區域內的市民生活原貌,對于不開放的建筑會掛牌標識出是哪位名人的故居及其歷史。同時,間隔開放一些老建筑,供游人和市民參觀、休閑,以‘珠串’的形式串聯起來,形成一條民國名人故居旅游線路?!比~斌說,希望民眾走在這些街道間,既能觸摸到歷史,又能看到鮮活的城市生活,讓“老古董”真正融入到城市“血脈”當中來。(完)